【学习心得】让人生在党旗下发光

发布时间:2021-07-13 作者:刘佩华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华诞之际,重温党史,缅怀我们党百年走过的光辉历程,是一代代人在上下求索中追寻、在接续奋斗中前行。我们党从上海兴业路、浙江嘉兴南湖,一路走来,在大风大浪中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洗礼;一路风雨兼程,一路艰难跋涉,在苦难中走向辉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波澜壮阔,日益走向繁荣富强。党领导的百年征程,砥砺前行,百年初心,矢志不渝,为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描绘光明前景。 

  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践行信念,更加深刻领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能够做到和非常荣幸的事情。信念是信心的支撑,拥有信念就拥有前进的力量,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回想我参加工作至今,从入党到现在已经在党46年,作为一名党员、基层单位曾经的党组织负责人,结合我自己的工作实际,感悟坚持信念,听党话跟党走,人生之舟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扬帆远航;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远大抱负与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做事结合起来,才能为党旗增色,让自己的人生发光。 

  回顾十五年前受命中科院党组委派,到苏州筹建纳米所,时至如今,纳米所已经成为苏州纳米产业发展的“金种子”,在中科院与江苏省的院地合作中独树一帜,成为科研院所引领产业技术发展的范例,在国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我觉得作为一个党员,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我很自豪,也感到非常欣慰。这其中有艰辛、有困难、有挑战,但更多的是奉献、是付出,带给我的是喜悦和收获。 

  2006年初中科院党组高瞻远瞩,与江苏省、苏州市达成共识,决定在苏州建设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在苏州成立中科院的研发机构,是苏州市和江苏省建设创新型城市、实现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战略目标的需要;是为我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提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江苏省、苏州市把发展纳米技术产业作为发展新兴产业的突破口,着力构筑中国纳米技术高地。中科院党组要求纳米所建设以纳米科技领域的研发为主线,“立足苏州,辐射长三角,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以科学研究与开发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与推动地区经济建设为重点,以战略性超前投入、加速发展为手段,在苏州建设高水平的、有影响力的、目标明确、设备先进、人员齐整、面向全国、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纳米科技研发基地。 

  时任常务副院长白春礼同志亲自找我谈话,派我到苏州去筹建纳米所。并要求我和筹建组的同志们一起认真领会并贯彻落实中科院党组战略部署,将研究所的建设作为己任,全身心投入到筹建工作中。当时,从我个人角度考虑,我是不太愿意到研究所去工作、特别是外地的研究所。其一,我当时已近50岁,再过几年就可以在北京安稳退休,远离首都北京,抛家别夫、舍下年迈的母亲和婆婆,到苏州这样一个二线城市去,能够有多大作为也不可预测;其二,当时在北京已经新建了国家纳米中心,从学科的布局上、队伍的组建上以及后续的项目争取上都有很大的难度,再去建这样一个研究所其前景也不是很明朗,而新建研究所面临标准高、要求严、底子薄、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情况,如何在短时间内使得研究所建设不辱使命,取得“地方政府满意、地方企业满意、地方人民满意、国内外同行认可”的最佳业绩,成为纳米所建设的难题。面对这些疑惑和问题,白院长要求我站在国家需要和学科发展的高度,结合区域布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围绕长三角地区未来,从战略高度分析建设纳米所的必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面对中科院党组和白院长的期望,我想自己是已有30年党龄的老党员,在组织需要的时候,不应考虑自己的个人利益与得失,而是应当把国家的需要放在首位,以科学院的事业为前提,我下定决心在“五十知天命”这一外人看来将要退休的年龄上,再拼搏一把,勇于承担这一重任。我是一名科技管理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我最重要和最朴实的想法,心系国家大事,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筹建工作中做表率,才能够在我们国家改革发展进程中,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城市、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做好创新载体——纳米所的建设,才能不辜负中科院党组的期望与要求。 

  目标已定,决心已下,就义无反顾地去做好工作。筹建初始,就我跟杨辉所长2人,在院党组提出的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的要求下,我感到这副创业的重担沉甸甸的压在了我的肩上,我在纳米所第一次筹建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做出庄严的承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要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与研究所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职工共同努力,“不辞负重涉远,不避经危履险”,将纳米所早日建成建好,无愧于上级党组织的信任和共产党员的称号,让我的人生在创业中闪光,在平凡的工作中发光。我不敢懈怠、也不能懈怠,我以筹建组副组长的身份,以身作则、任劳任怨带领筹建组的同志们一起,集思广益、开拓思路、深入调研,大胆创新,形成了以纳米技术为引领,以研究所为核心,联合区域内其它创新载体,带动区域集群创新,辐射周边产业的规划布局,为江苏省实现“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具有中科院特色的创新示范模式。同时吸引并聚集起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优秀高层次人才,为实现产业升级及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提供人才队伍的支撑。 

  在研究所筹建伊始,当时到岗人员包括我本人仅有三位党员,为了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建立了临时党小组,组建起基层党组织,让共产党员的一马当先精神和认真负责精神体现在筹建的全过程,我带头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单位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用党组织的模范精神和共产党员的模范榜样,带动职工群众争先创优,在群众中做好表率,让党员先锋模范精神发光。 

  经过十余年拼搏与发展,纳米所党的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增强研究所党组织围绕创新、服务创新、促进创新的能力,为研究所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党建工作中,一是强组织。加强宣传教育,夯实组织基础,强化廉政建设,推进创先争优。研究所党委被苏州市委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团委被苏州团市委授予“青年文明号”。特别是在强化廉政建设方面,切实加强内控工作,制定资产采购、资金使用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从筹建至20174月我退休时,研究所基建和设备采购有近十亿的资金流,没有任何违章违规事件发生。我本人作为党员推选的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苏州市第十一次、十二次代表大会。二是兴文化。注重研究所创新文化建设,注重中科院“唯实、求真、协力、创新”院风传承,秉承“宽容、包容、交融、圆融”的理念,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八方英才,共创纳米科技事业,用“两弹一星”的时代精神,激励科研人员,向为了祖国的富强而献出青春年华和宝贵生命的科技界前辈学习。同时为青年人搭建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定期举行五四青年学术交流会;为增加高层人才沟通交流,开辟咖啡沙龙场所,促进他们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以文化建设为契机建立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交流机制,使纳米科技的文化内涵辐射区域文化建设。 

  在研究所的筹建和运行过程中,我力主制度建设、科学化管理,建章立制管理先行,以管理保科研、以科研促管理;亲自参与各项制度的起草和制定,使研究所在筹建之初就有较为完善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保障了研究所的高速、有效运行。因为有了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研究所科研工作发展迅速、有章可循。在20097月顺利通过中科院公共事务管理标准考评,并在当期5个新建研究所验收中名列总分第一;在20109月顺利通过国家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中科院党组对新建研究所提出“边基建、边招聘、边科研”的要求,一方面是科研设备的采购订货及实验室建设,另一方面是争取国家和企业的科研任务,面对80%以上的科研骨干刚刚回国,对国情、院情及科研资源争取的渠道不熟悉的情况,如何用高效的管理来促进和保障科研任务的顺利开展,成为研究所当时面临的紧迫问题。借鉴中科院相关研究所的经验,先行规划、统一认识、以科研需求促进管理提升,创新机制,提出建立信息与战略研究中心,组织入所新职工集中学习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熟悉国家、中科院、地方政府的科技方针与政策,了解国家的科技体制与构架,帮助回国科研骨干和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职工尽快融入到研究所创新创业的事业中。 

  20064月初到任开始工作后,我离开了繁华生活便利的首都,秉承“岗位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发热做贡献”的信念,坚守在苏州,坚守在研究所筹建工作一线。这期间女儿上学和家中的老人需要照顾,但因工作地点的变更无法顾及,我自己设法解决困难,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筹建工作中。20071月我在外地出差时,突然得到母亲病危的消息,我仍然坚持将工作完成后才赶回家中,这时我母亲已经处于昏迷之中,经医院抢救无效去世,我强忍悲痛为母亲料理完后事赶回到所里,当时研究所的基建刚刚开工,有许多需要协调和处理的事情,又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所的筹建工作中。20079月,我80多岁的婆婆摔伤为粉碎性骨折,在尽职和尽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我选择了尽职,将婆婆送进医院并请了看护护理,在婆婆住院半年多的时间里,只能出差顺便回京看望,没因此耽误一天工作。想起这些,我感到愧对家人,可能我不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也不是一个好女儿、好儿媳。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研究所的筹建中,我牢记中科院党组的要求,身体力行,尽心尽责,以研究所建设发展为己任,带领研究所的职工不畏困难、开拓研究所发展新局面。用我的工作态度和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责任,为党旗增色,让党徽闪耀。我希望我的努力能为研究所的职工树立“舍小家、建新所、爱岗位、讲奉献、协力创新”的榜样。正是秉承这样的想法,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的很踏实。 

  回顾建设纳米所走过的路程,在职在岗工作4000余天的经历,仍历历在目,不禁感慨万千。我深深感到能在这样的团队中工作奉献,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尽一份力量,是我一生的荣尚。中科院党组对我们提出的 “三满意一认可”要求,牢记在心,在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在与朝夕相处的全体职工忘我的工作中,我们同心同德、甘于奉献、奋发图强、砥砺前行。正是有梦想、有信念、有责任、有担当,成就了我和纳米所的每一个人。非常庆幸我能够在苏州这个人间天堂,度过我人生工作经历的最后11年,将我最充沛、最富有经验的年华奉献给纳米所。2013年中科院党组将“中科院第四届十大杰出妇女”荣誉颁发给我;2016年将“中科院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颁发给我,我跟大家一起分享。尽管我现在已经退休,但是思想不能退休,信念不能丢失;作为一名党员,始终与党中央保持思想上和行动上的一致,把实现人生追求同党的事业、国家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继续发挥余热,让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精神永远闪闪发光。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日,习总书记带领我们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切身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的风雨历程和百年的沧桑巨变,更加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继往开来、奋进新时代的信心与决心。我坚信:纳米所作为国家战略科技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所现任党委的带领下,自觉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听党话、跟党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继续谱写更加绚丽多彩的篇章。 

  我们的事业因奋斗而精彩! 

  我们的生命因奉献而闪光!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