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党支部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7-12-01 作者:第二党支部

  20171018日上午9:0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我们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成员,很荣幸集体通过视频聆听了本次报告!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下面我来谈谈对习近平主席讲话之中的两部分内容的感想,分别是第六部分的“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和第七部分中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内容。 

  在讲话的第六部份,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在讲话的第七部份,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作为80后的一代人,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曾出现过我爸是李刚聂树斌案等新闻热点事件,无不透支着我们这代人对于祖国法制体系的信任。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我们每一个普通民众的殷切希望。 

  另外,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和优良的传统,随着改革开放,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我们中的一部分人开始片面的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盲目的否定我们自己的传统,从小学到大学的人才培养阶段重知识学习,而轻道德传承。目前,一些粗制滥造的娱乐节目和快餐时代催生的小鲜肉明星,不仅不能正确的引导青年一代形成正确的思维形态,反而会误导年轻人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衷心希望祖国能有一个更加风清气正的文化环境,我们的后代比我们更加有理想追求、有本领、有担当,那么我们的祖国也必然更有前途,民族更有希望。 

  最后,借用习主席的结尾语: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我们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