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学普及 服务创新发展

  ■ 在科学普及中,“公众”包括各方面社会群体,除科研机构和部门外,政府和企业中的决策及管理者、媒体工作者、量大面广的创业者、作为科技最终用户的消费者等都在其中,任何一个群体的科学素质相对落后,都将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短板”。

  ■ 科学形成于认知和利用自然界的长期实践。它是系统化的知识,也是掌握规律、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方法体系。科学方法具有定量描述、逻辑演绎、实证检验等特征,科学知识的客观性最终要落在可重复可检验上。

  ■ 我们要大力提倡以科学精神武装科技队伍和社会公众,提高科技人员乃至全社会的创新创业自信和改革进取的勇气。科技工作者要做弘扬科学精神的表率,恪守科技伦理规范,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抵制各种学术不端行为。科技教育工作者应当把科学精神融入教学实践,打破“传授—应试”的教育模式,培养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人才。

  ■一百年前,《新青年》创刊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科学”与“民主”成为时代强音。今天,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建设科学文化,是全社会特别是科技界的历史使命。

  在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发展还不平衡,不能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加强科学普及,服务创新发展,任重道远。

  一、科学普及与当代中国 

  当前,科学技术呈现突破性发展的新态势,科技创新成为当代文明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科技创新、普及与应用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很快,不仅推动着创新成果的全民普惠,提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能力与生活水平,而且推动着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与路径的深刻变革。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愈加突出,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加快推动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全面转变,实现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两翼”之喻表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需要协同发展,将科学普及贯穿于国家创新体系之中,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大实践意义。当代科学普及更加重视公众的体验性参与,也积极回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开放要求。在科学普及中,“公众”包括各方面社会群体,除科研机构和部门外,政府和企业中的决策及管理者、媒体工作者、量大面广的创业者、作为科技最终用户的消费者等都在其中,任何一个群体的科学素质相对落后,都将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短板”。补齐“短板”,对于提升人力资源质量,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履行科学普及的使命 

  科学普及既要求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又要求营造科学文化,协调科技、社会与环境的友好关系,让科技创新引领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传播科学知识。弗朗西斯·培根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与广度。”这一特点在当代体现得更加突出。知识生产者队伍日益庞大,科技文献数量持续海量增加,以至于科学知识的及时高效传播直接影响到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应用。同时,网络社会的兴起、人工智能的发育、新媒介传播方式的流行等,也为科学知识的传播带来了全新挑战和广阔空间。 

  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科学家总是希望及时了解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对已有知识进行重组、运用和推演,进而做出自己的创新创造。然而即使到了近代,科学共同体内的知识传播效率仍然不够高。例如,莱布尼茨实际上解决了许多重要数学问题,但他的大量文稿并未发表,以至于后世数学家做了不少重复性研究。现代科学共同体的知识传播成效大为改观,但仍有必要进一步提高效率。一个例子就是,沃森和克里克正是受到DNA晶体X射线衍射照片的启发,才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而与他们处于同一“跑道”上的鲍林却因为没有看到照片而与这项重大科学发现失之交臂。 

  无疑,国民教育体系具有传播科学知识的强大功能,能够使学生系统掌握科学知识,成为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人才。不过,国民教育并不能包揽科学普及的全部任务,其传授的知识主要是比较成熟的公共知识,有些内容可能滞后于科学前沿。相比之下,手段灵活多样、受众更为机动全面的科学普及,能够及时动态地传播新知识、新方法、新理念。 

  倡导科学方法。科学形成于认知和利用自然界的长期实践。它是系统化的知识,也是掌握规律、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方法体系。科学方法具有定量描述、逻辑演绎、实证检验等特征,科学知识的客观性最终要落在可重复可检验上。 

  科学方法是充分体现理性传统的认知范式,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性。人文社会科学也吸收了自然科学的理论方法,如经济学中数学模型的运用,又如社会学中的调查统计分析以及历史学中的计量史学等。如今,大数据等新的方法论也开始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这些科学方法的移用,拓展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促进了人类社会学术研究的繁荣发展。科学普及要加强科学本质的宣传,向社会各界大力倡导科学方法。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及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比如探讨人生价值和意义的问题就不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人文科学特有的研究方法如体验、理解、解释等,同样是理性传统不可或缺的认知方式,对科技创新也有重要价值。比如,理性思维不能简单涵盖的想象力,在科技创新中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就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弘扬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理性求知、实证求真、怀疑批判、崇尚创新的精神,与我国“实事求是”的传统相通,是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科学界坚信世界是客观的和有规律的,因而有探索自然奥秘的创新动力。科学工作者通常不轻易迷信权威,以质疑现有知识为自己创新的基础,要求任何科学概念和理论都要经得起实验验证、逻辑论证。健康的科学共同体还呈现出社会责任感强、乐见科学惠及大众和社会的积极特质。

  科学精神是解放思想、开创新时代的利器。16—17世纪的实证和怀疑批判等精神使欧洲科学家冲破亚里士多德理论与神学的束缚,成就了科学革命。20世纪初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现代科学精神以“赛先生”的面目被引入中国,为古典人文传统强大的中国注入新的文化要素,有力促进了科学启蒙和思想大解放。“文革”结束后,我们党提倡实事求是,进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弘扬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为新的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开辟了道路。

  30多年来,我国科技发展迅速,科技专家们解决了大量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在有些重要科技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然而,一些科技工作者还习惯于仅仅跟踪国外同行的选题与方法,缺少标新立异与攻坚克难的创新自信和勇气。我们要大力提倡以科学精神武装科技队伍和社会公众,提高科技人员乃至全社会的创新创业自信和改革进取的勇气。科技工作者要做弘扬科学精神的表率,恪守科技伦理规范,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抵制各种学术不端行为。科技教育工作者应当把科学精神融入教学实践,打破“传授—应试”的教育模式,培养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人才。各级领导干部也应以科学精神武装自己,增强科学民主决策的能力、领导创新发展的能力。

  建设科学文化。科学是一种文化,有其悠久的传统和独特的品质。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即是这种传统的体现。科学文化的非功利特质决定了科学知识的公有性,保障了知识的传播和共享,使创新者能够“站在巨人肩膀上”。这是推动科学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石。很难想象在科学文化发育不好的社会里,能够不断涌现创新成果、创新人才和创新思想。建设科学文化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科学普及的重要使命。

  创新是科学文化中最具时代性的特质。创新,常常从好奇中产生萌芽、从质疑中寻找目标、从兴趣中得到动力、从成功中获得愉悦。爱因斯坦自述:“我自己只求满足于生命永恒的奥秘,满足于觉察现实世界的神奇的结构,窥见它的一鳞半爪,并且以诚挚的努力去领悟在自然界中显示出来的那个理性的一部分,即使只是其极小的一部分,我也就心满意足了。”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鲍林曾经说:“我为完全不懂化学的人感到遗憾,他们失去一个重要的快乐源泉。”

  创新活动的过程与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历史上的发明创造往往是经历诸多失败和挫折才最终取得成功的。为此,科学文化鼓励创新,同时也宽容失败。科学技术具有“双刃剑”特征,科学文化强调科技伦理,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及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打造科学普及国家队 

  科技工作者是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创造者,义不容辞地肩负着科学普及的使命与责任。放眼世界,科学共同体利用出版物、影视和新媒体等多种传播平台,以及科普展览、体验营、科研院所开放日等多种传播渠道,与媒体、科技教育界等合作,为公众解惑,为民生发声。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始终把科学普及当成重要使命,使其成为实施“率先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中科院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包括以院士为代表的高水平专家队伍,大量高水平科研设施和成果,渐成规模的期刊群、科普基地等。依托这些资源,中科院组织实施“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普惠千万公众。例如,自2004年起,每年组织百余所科研单位在“公众科学日”免费开放,累计服务数百万人次。再如,“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立18年来,累计授课15000余场,600余万公众直接受益。一些研究院所联合组织了植物园、博物馆(标本馆)、天文、网络、智能科学等科普联盟,有的院所还建立了专门的科普中心。中科院还积极支持创作科学传播出版物和影视作品,如《院士科普书系》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开科普著作获国家科技奖之先河。 

  未来一个时期,中科院将继续恪守“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宗旨,坚持“高端、引领、有特色、成体系”的工作定位,推动科学普及工作,倾力打造科学普及国家队。未来5年,通过实施“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中科院将建成一批运行高效的国家科学传播基地,培育一批知名的活动、平台、队伍品牌,围绕重大创新成果和科研进展,开发系列科学传播产品,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 

  一百年前,《新青年》创刊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科学”与“民主”成为时代强音。今天,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建设科学文化,是全社会特别是科技界的历史使命。我们相信,通过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协同机制,必将培育出郁郁葱葱、花果飘香的创新之林,使我国成为崇尚创新、引领发展的国度,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 

  (作者: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