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写作如何促进科普传播

    “现在我们面临传播方式从传统媒体到网络视频的急剧变化时代,那么如何让自己的声音被听见,怎样进行科普传播工作呢?其中重要的一点是科学传播者要让自己的内容具有吸引力、要讲故事,也要展示出科学与观众的相关性。”在近日举办的“共建共享,共促科学写作繁荣”专题论坛上,国际公众科技传播组织学术委员会副主席、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劳埃德·戴维斯表示。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离不开科普,作为科普工作的重要一环,如何促进科学写作繁荣、开展更有效的科学传播成为论坛嘉宾关注的重要议题。

  “在此过程中,首先,要理解传播的对象,针对不同的群体,采用不同的传播内容和方法;其次,要保持传播的客观性和平衡性;再次要理解公众,尤其是注重年轻人需求;最后,要借助网络工具开展科学传播。” 世界科学记者联盟主席默罕默德·亚希亚说。

  随着互联网发展,科普作品有了更加便捷的传播方式,而在这样的“新语境”下,知识获取更加碎片化,对于科学写作者也有了更高要求。劳埃德·戴维斯认为,科普创作在保持内容具有吸引力的同时,也要让受众加深理解。

  默罕默德·亚希亚表示,互联网平台没有所谓的“守门者”。“我们必须要对自己所传播的科学负起责任来,要理解年轻人的需求,因为他们是未来科学的消费者。”

  那么,在具体的科普创作中,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澳大利亚科学传播者协会主席科密克·格雷格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表示,科普创作应该注重逻辑和事实,使公众更具有科学理性。讲故事要给公众一种真实感,帮助他们构建脑海中的场景,建构符合他们价值观的故事。

  论坛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总部太空科学家李杰信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案例,介绍了如何把人类科学的前沿变成有趣的科普故事与公众分享。

  “有些科学知识,躺在沙发上看屏幕是没有办法学到的,这就是我讲书籍的重要性。可能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创作者的读者变得越来越少,但科学知识的正确性需要科学家负责。”李杰信指出。

  那么,谁是科学传播的主力,是科学家还是新闻媒体的记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说:“大家总说科普是科学家的天职,我始终不敢这么说,因为科学家是以科研为主业的,但作为副业也是很重要的。科学传播的队伍应该是多样化的,在新的时代下,才能有更好的作品、达到更好的效果。”

  《中国科学报》 (2018-10-19 第3版 科普)   ■本报见习记者 高雅丽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