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大学杨辰教授来苏州纳米所访问交流
10月23日下午,应中科院纳米-生物界面重点实验室邀请,美国波士顿大学杨辰教授来纳米所访问交流,并作题为“Design Nanomaterial Interface to Fire and Reconnect Neurons”的学术报告,陈立桅研究员主持报告会,研究所相关领域师生参加了此次交流。
杨辰教授就利用纳米技术开展无损的脑激发和神经损伤修复方面给大家作了精彩的报告。首先杨辰教授介绍了其课题组近两年在无损脑激发技术方面的研究,她们设计和开发了一种直径为20微米至500微米的微型纤维。该纤维由两层组成:扩散层和纳米复合材料的膨胀层,当被纳秒激光激发时可产生高强度和受控频率的局部超声。利用这种微型纤维成功地在小鼠中进行了体外单神经元刺激和体内脑刺激,并实现了20-500微米的高空间分辨率局部定位刺激。
此外,杨辰教授还介绍了其课题组最近开发的一种基于聚合物的半导体纳米传感器,该传感器可在在近红外二区纳秒激光激发时产生超声,并可特异结合神经元细胞膜,从而实现~20微米的高空间分辨率体外和体内单神经元刺激。之后,她还介绍了利用微米级纤维和纳米级突起组成丝绸支架进行神经再生修复的研究。该支架可引导神经元轴突沿预定方向生长,并促进神经元在体外和体内的功能重新连接,在脊髓损伤修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会后,杨辰教授同在场师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专家简介:
杨辰教授于199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化学物理学学士学位。她于2000年在香港科技大学获得了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在哈佛大学的Charles M. Lieber教授的指导下获得化学博士学位。2006年至2007年,她在McKinsey&Co担任副研究员。杨教授于2007年加入了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化学系和物理与天文学系,并于2017年加入波士顿大学。她目前是波士顿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和化学系的副教授。杨教授的研究集中在纳米材料的生物医学,光子学和能源应用等方面,研究发表在Science, Nature, Nature Photonics, Physics Review Letter和Nano Letters上。
报告会现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