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集贤教授来所访问并作学术报告
5月27日,应苏州纳米所印刷电子学部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特任教授徐集贤教授来所交流访问,并作题为“硅基-钙钛矿二端叠层太阳电池关键技术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马昌期研究员主持,陈立桅研究员、崔义研究员等科研人员及学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徐集贤教授研究主要集中于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及其在新能源、光电探测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例如钙钛矿薄膜光伏器件性能、稳定性研究,以及将钙钛矿薄膜光伏与传统晶硅光伏技术进行结合。传统晶硅电池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并转换为电能,但是可见区的光子存在热弛豫现象而导致一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损失。使用叠层电池技术,在晶硅电池表面直接制备可以高效转换可见光的钙钛矿多晶薄膜器件,而硅电池只负责转换从钙钛矿薄膜透过的红外光,二者配合在理论上可以大幅突破单节电池的理论极限。通过使用改进的钙钛矿光伏薄膜与效率为~21%的晶硅电池进行光电耦合,构硅基-钙钛矿二端叠层电池,将太阳能转换效率提高到27%,证明了使用叠层技术大幅突破硅电池理论极限的可行性和巨大前景。
徐集贤教授的报告内容详实,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硅基-钙钛矿二端叠层太阳电池制备以及表征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与实验细节,并对在场师生的提问进行详细耐心的解答。本次学术报告会在全体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徐集贤教授简历:
徐集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特任教授。在北京理工大学获得物理电子学学士学位和光学工程硕士学位,2017年在多伦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此后在斯坦福大学、科罗拉多大学伯德分校、美国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长期从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及其在新能源、光电探测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例如,实现了效率>27%的硅基-钙钛矿二端叠层太阳电池,证明了使用叠层技术大幅突破硅电池理论极限的可行性和巨大前景;实现了红外量子点太阳能光伏转换效率的认证世界纪录,并被世界纪录排行表NREL Chart收录。近五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 Nature Nanotechnology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研究性论文。
会议现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