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中科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1999年在日本东京都立大学获博士学位,在日本原子力研究所和RIKEN从事研究工作,与同事们一起发现113号新元素(Nh),成为元素周期表中亚洲国家发现的唯一新元素。
2001年通过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回国,提出并开展纳米安全性研究,是国际上最早开展纳米毒理学研究的几位学者之一。从学术思想的提出到创建中科院纳米安全性重点实验室,开辟了我国纳米毒理学与纳米安全性研究领域。率先建立并突破了该领域定量分析方法学瓶颈、部分方法被ISO/IEC颁布为国际标准分析方法,被160多个国家采用;揭示了大规模生产的碳纳米材料、无机纳米材料在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代谢等毒理学性质及其规律性;率先揭示了纳米生物学效应的重要化学机制;提出反向应用纳米毒理学性质的新思路,提出了设计纳米颗粒表面去调控肿瘤微环境,实现“监禁肿瘤”(非杀死肿瘤细胞)的肿瘤低毒性治疗新方法,产生了重要国际影响。
迄今发表SCI学术论文500余篇,被引用约3.5万次,H-因子96。获中国、美国、日本、欧盟的授权发明专利26项。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TWAS化学奖,中国毒理学杰出贡献奖等。
此外,他一直致力于推动纳米科学与生物医学交叉的科学前沿领域在我国的起步、形成和发展。2006年领衔11个国家的科学家编著了纳米毒理学领域的世界第一本教科书《Nanotoxicology》;2011年创建中国毒理学会“纳米毒理学”专业委员会、2015年创建中国要学会“纳米药物”专业委员会等。先后担任联合国UNEP、世界经济合作组织OECD、欧盟EU、芬兰等的纳米安全专家或顾问;国家纳米科技协调指导委员会专家,科技部纳米重大研究计划总体专家组副组长。先后担任中国、美国、英国的7本SCI学术刊物的副主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