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活动读书心得:三等奖】从新中国历史看科学研究
来到中科院,第一次见到年迈的导师,他所有话中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在革命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在科研工作中,实践同样是检验我们工作的最终标准。于是,我第一次了解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含义。
重读党史资料,再次温习了新中国成立过程中的坎坎坷坷,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忽然间发现科研工作的过程不正好就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历程吗?
纵览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正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历史。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的巧取强夺……所有这些都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经历过的,而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的子孙却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着。在毛泽东的带领下,我们开始踏上了寻求自由的道路。但是,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压迫,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斗争的道路真的很漫长。虽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我们带来了胜利的曙光,但是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同苏联走同样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亲自走到农村、城市的各个角落,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实际情况,制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等一系列的决定,摸索出了正确革命道路,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此时人民翘首以盼,希望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如何领导全国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成为党和国家新一轮的目标。此时,我们同样没有任何模板可以效仿,只能够摸索前进。毛泽东再次带领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一步一步的摸索前进。后来,邓小平提出了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政策,可以说,现在我们国家所走的每一步路,都是逐渐摸索出来的。
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不断摸索前进的历史。
反观科学研究,就是研究前人所没有做过的东西。如果是做前人已经做过的东西,只能说是效仿,而无所谓研究。既然是做没有做过的东西,就说明我们对于要研究的东西是没有事先的了解的。这正如我们的历史,每走一步,我们并不知道下一步该走向哪里。而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根据脚下的石头,去摸索下一步要走的路。
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这段话表明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在新中国的建设当中,我们遇到过很多抛弃实践的事情,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例如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决定的“大跃进”运动,全民大炼钢运动以及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没有全面的认清现实情况,只是主观上希望尽快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最终没有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因此,检验党的决定是否正确,只需要将决定拿到实践当中,看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现实生活中能否行得通即可。
在科学中也是如此,科学的目的是为了人类服务,因而最终都要应用于实际的生活当中。当牛顿定律发表以后,他的理论可以说是绝对的权威,是不容置疑的,当时的人们认为牛顿定律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宇宙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牛顿定律出现了它的局限性,最后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对其进行了补充。类似的实例还有很多,如古时的天圆地方说、地心说等,都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实践的检验而被否定了的所谓的“真理”。哪怕是现在我们所接触到的学说、真理也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被证明是错误的。因此,在科学研究当中,我们应当时刻保持怀疑的精神,遇事多问为什么。
每一次革命,都会有其失败或是成功的因素,我们应当找出这些因素,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下次的摸索积累经验。这正如开门,我们有多把钥匙,在不知哪把钥匙为正确钥匙之前,正常人都知道试过之后如果打不开门,就应将试过的钥匙放到一边,换新的钥匙开门。道理很简单,试过的钥匙就是我们的经验,如果不总结经验,像无头的苍蝇一样乱闯,即便是成功,也只是侥幸。
在中国共产党奋斗的道路上,每次成功或是失败都会总结工作的经验。“枪杆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整风运动等都是对此最好的证明。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在以前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拓出来的,是在过去基础上新的摸索。
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同样会有种种的成功与失败,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电灯、电视、洗衣机等都是在多次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发明的。而接下来新的东西需要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进一步的研究、去探索。
可以说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还是科学研究的历史都是在“摸索——实践——总结——摸索”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前进的,这正如文章开始的循环图,正所谓“气化流行,生生不息”。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