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参观感言

2011年6月18日,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前夕,我有幸参加了苏州纳米所党委组织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的参观活动。活动包括听取华西村书记吴仁宝关于华西村发展的报告,参观记录华西村发展史的纪念馆和农业示范基地等内容。参观当日,雨势较大,参观行程十分紧凑,但华西人以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坚持发展集体经济,坚持实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的非凡建设成就还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农村广袤的舞台上,没有一座村庄能演绎出华西村那样的财富传奇,并且持续地成为耀眼的主角。据导游介绍,华西村人口目前约30000人,去年集体经济销售收入已达450亿元,纯利润30亿元,享有“天下第一村”美誉。值得称道的是华西村坚持走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村民全部住上了别墅,家家都有小轿车,最“穷”的家庭也有资产100万元,最富的有2000多万元。参观过华西村的人都想探究华西村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的原因在哪里?就我的参观体会而言,华西村的成就与以吴仁宝书记为代表的一群甘于奉献,实事求是,同时又思想活跃,敢闯敢干的共产党人的卓越领导密切关系。例如,在发展方向的选择上,他们深入在理解中央的精神的基础上,又能灵活的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华西村的首要任务是发展,老百姓也愿意走集体经济的道路,而中央也没有“一刀切”,而是说“宜分则分”、“宜统则统”,人家宜分就走分的道路,华西村宜统就走统的道路。在发展道路确定上,当华西村的领导人意识到,仅仅靠伺弄庄稼,无法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在上世纪60年代末,就大胆开办“小五金”厂——在当时,“小五金”厂属于“资本主义尾巴”,他们只能偷偷摸摸生产。1992年,当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吴仁宝从报纸上看到这条消息后,更是迅速做出了一个后来使华西村突飞猛进的决策——集中华西村所有的资金,抢占工业原材料市场,所以在绝大多数人还在学习领会南巡讲话精神时,华西村已筹集几千万元,“吃”进了后来价格翻了数倍的钢坯、铝锭和电解铜,投入到村新办企业的生产中。如今,华西村集体经济已发展到50多家企业,涉及钢铁、服装、建筑、旅游等多个领域,生产1000多种产品,为华西村的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显然,华西村领导集体不机械的唯上,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深入理解党的政策,并切合自身实际,灵活应用党的政策,是华西村经济大发展的重要基础。

参观另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吴仁宝书记的廉洁奉公和甘于为华西村奉献的精神。参观展馆中我们看到,华西村的当家人吴仁宝目前还住在上世纪70年代村民统一分配的旧楼房中——村里已没有人再住这样的房子,大多租给了外来打工者。吴仁宝曾给自己定下“三不”规矩: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拿全村最高奖金。这个规矩多年来一直得到严格执行。并且,吴仁宝还用它来要求已担任村干部的子女。据统计,上级给吴仁宝奖金已达一亿五千万元,他不取分文,全部留给集体,并用其中3000万元成立“华仁慈善基金”,帮助周边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 吴仁宝在担任华西村支部书记和党委书记的42年里,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十三四个小时。一位外地村支书在参观了华西村后忍不住问吴仁宝:“我们村的条件并不比华西村差,为什么干不到你们那样好。”吴仁宝说:“如果你像我这样当40多年的村支书,也许比我还要干得好。” 2003年,他从村党委书记的位子上退下来后,仍担任着村党、政、企办公室主任的职务,为华西村的发展作顾问。每天上午10点30分,他都要到村大礼堂为游客做一堂报告,讲述村的发展历程。 正是由于几十年来,华西村以吴仁宝为首的党员干部能始终保持“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的优秀品格,他们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也正因为如此,华西村的每一次关键选择,都能够得到群众的拥护。 

 总体而言,我觉得共产党员只有人民的利益第一,发展中切合实际,能灵活应用党的政策,在工作中,真正做到廉洁奉公、甘于奉献,才能真正得到广大群众的坚决拥护和支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取得成绩!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