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甬祥:新建研究所在创新发展道路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

本报北京11月18日讯(记者祝魏玮)中科院新建研究所科技骨干学术及人才招聘交流会近日在京召开。来自7个新建研究所的35位科技骨干介绍了他们的主要工作成绩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并与其他与会者进行交流。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在会议上指出,中科院要做企业还不能做、大学也不容易做的事;就是要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做系统性、战略性的科技创新工作;做需要长时间跨学科协同、依靠重大科学实验装置开展的工作,一旦取得突破,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为国防安全做出具有基础性、前瞻性与战略性贡献的创新工作。同时,研究机构拥有雄厚的人才资源,也应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培养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
       
        在谈到建立新所的意义时,路甬祥表示,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大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沿海一带经济发展逐步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实行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与支持中部崛起战略。中科院科技创新布局,应该与国家的发展相一致,也只有与国家发展大格局一致,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科学、和谐和持续的发展服务,才能更好地直接从区域发展需求当中吸取营养、集聚资源,为之服务。
       
        路甬祥指出,中科院不仅要在研究所层面不断审视自己的战略目标,逐步调整那些不符合国家战略需求、不符合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的部分,前瞻性地布局新的生长点、新的发展方向和新领域;还要在全院的整体层面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的要求,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发展的走向,进行学科布局、凝练科技创新工作目标以及组织结构的调整。中科院在创新一期、二期中将123个研究所通过撤并,调整成为89个法人研究单元的研究所,法人减少了34个。目前看来,这个调整是成功的,也是必要的,后效也是积极的。
       
        路甬祥表示,调整不只是转制、整合、撤销,调整还包含着发展,包含着新的布局。我们不仅要在已有研究所中布局新的方向、新的领域,同时还有必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国防安全对科技的需求,根据世界科技前沿发展的态势,也根据我国包括中科院在内的国立研究机构相对集中在某些地区的历史现状,部署一些新的研究所。
       
        会上,路甬祥对新建研究所在探索新体制、科研方向、体制创新、评价标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也提出了要求。他指出,当代人类社会与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交互结合得更加紧密,科学技术本身学科交叉也更加紧密。现在,没有哪一个学科能够纯粹地沿着自己的轨道前进,没有物理、化学,没有仪器,没有IT的帮助,就没有现在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中科院也到了需要突破原有的建所框架与思路的时候了。
       
        路甬祥指出,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新所也要走新路,青年人需要继承弘扬老一代科学家的科学精神,需要老一代科学家科技经验的帮助和指导。但是,要给青年人以创新突破的环境,允许他超过前人、允许他突破,科技才能前进、科学才能发展、技术才能超越,这是普遍的规律。新所在这方面有优势,人员来自四面八方,多元文化相互补充,可以创造我们自己有特色的新的文化。
       
        路甬祥还赞扬了新建立的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他说,该所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团队不仅有科学家,也有工程师、技术人员,形成了创新链条互补的团队,拥有这种人才结构的团队的创新活力和能力会更容易得到充分发挥。
       
        最后,路甬祥强调,国际上的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案例在科研的手段和方法上都有独创。新建研究所要用好启动资金,少买一点通用仪器,多安排一点创造性的设备与创新平台的建设,在创新手段与方法上做出贡献。
       
        本次学术交流会由中科院院地合作局和人事教育局共同主办,会议由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主持,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党组副书记方新、中纪委驻院纪检组组长王庭大等出席。

附件下载: